無人機,讓電網人巡線效率成倍提高
來源:
|
作者:proa5cc014b
|
發布時間: 2020-05-07
|
2879 次瀏覽
|
分享到: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行業正在被新技術逐步顛覆,也讓更多新職業走入大眾視野。無人機已走進千家萬戶:航拍、測繪、送快遞、噴農藥、空中表演,都看得見它的身影。在供電輸電領域,無人機也帶來了行業傳統工作方式的革新。
湖南省婁底市人,現任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信息及科技專責
獲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7項,曾獲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創先杯”多旋翼無人機技能競賽團體三等獎、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職工創新工作室優秀成果銅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度職工技術創新先進個人等稱號
2008年12月至2014年6月 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電纜班從事電力電纜運行與維護工作
2014年7月至今 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從事信息與科技管理工作
2014年初,帶頭成立“佛電空軍”團隊
2017年,選聘為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二級助理技術專家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行業正在被新技術逐步顛覆,也讓更多新職業走入大眾視野。無人機已走進千家萬戶:航拍、測繪、送快遞、噴農藥、空中表演,都看得見它的身影。在供電輸電領域,無人機也帶來了行業傳統工作方式的革新。
在廣東佛山,一支專注于無人機電力巡檢的隊伍備受矚目。在專業受過無人機培訓的技術員遙控下,無人機升空,靈活地繞著電力桿塔多角度拍照,及時將高清照片傳到后臺,連一顆螺絲釘松了都能被無人機的“火眼金睛”揪出來。工作效率相當于以前人工檢查方式的40倍以上。
無人機成突破點
造就“空中夢想家”
今年6月8日,臺風“艾云尼”突襲廣東,佛山高明山區出現了山體滑坡。情況緊急,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搶修人員一片忙碌,如果塌方位置剛好在高壓輸電桿塔的基礎旁,極易發生倒塔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道路被沙石、傾倒的樹木阻斷,人和車都無法上山,如何才能確定險情的位置?
這個問題放在五六年前,搶修人員可能還得冒險上山勘察。如今,情況大不相同——烏云之下,專業檢修無人機好像一只逆風而上的山鷹,徑直沖往大山深處。很快,專業無人機發現滄高乙線16號塔出現塌方,甚至連深埋地下的地基都裸露出來。待雨勢減弱,搶修人員趕赴現場,采取緊急加固措施,避免險情加劇。
“無人機減輕了我們很多負擔。”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線路八班班長陳國輝說起前后的變化,心中頗多感嘆。巡視線路作為最基本的維護工作,占據電力線路運維人員的七成工作量。陳國輝入行36年,用雙腳丈量遍轄區內577多公里的供電線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他一邊拿著鐮刀開路,一邊用望遠鏡查障,有時還要花1個小時,爬上幾十米的桿塔檢查線路。
如今,巡視電力線路因為無人機的出現,變得簡單了許多。這一巨大的變化來自供電局中一群充滿創新想法的年輕人,他們急切想要改變傳統的檢修模式。
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電纜班年輕的副班長梁健明是帶來新變化的年輕人之一。日復一日的重復機械工作,讓梁健明不時反思:“互聯網+”已經席卷了大部分行業,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借此發現突破點?
一次,梁健明和同事去某個電纜終端桿塔進行故障巡視。他抬頭觀察,發現位置太高而且角度背光,難以看清受損情況。他突然靈機一動,何不嘗試用專業無人機查找故障?
一試之下,受過專業民航局無人機培訓的他果然拍到了比較清晰的線路故障照片。這次經歷,也啟發了梁健明和一群“85后”年輕人:無人機在輸電線路應用方面大有可為。由此,這個傳統行業出現了改變的契機,并造就了一群“空中夢想家”。
“技術宅”齊攻關
首次試飛就墜機
2013年,國內消費級航拍無人機進入大眾視野,并受到市場的熱捧。第二年,梁健明與一群年輕的“技術宅”同事一起往這個方向研究,這個小組還有個響亮的名字——“佛電空軍”。
和梁健明一起搭檔,負責技術攻關的是佛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員工曾懿輝,同事們說他就是 “技術宅”中的典型,說話直、脾氣倔、不善交際,但他最喜歡沉浸在技術研究的世界里,把喜歡做的事做到極致。
剛開始,團隊的成員們都認為無人機巡檢很簡單——不就是遙控飛機去桿塔上空拍攝嗎?然而,輸電線路會產生電磁場,普通無人機飛上去很可能會被“吸”住,從而發生觸碰風險。在機型方面,機身太大容易觸碰線路,太小則容易受風力影響、難以控制。
“市面上的無人機都不適合電力行業,只能自行研發。”曾懿輝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專業,這下,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技術宅”特長,翻遍“我愛模型”論壇關于無人機的1000多條帖子,同時參加專業的無人機執照培訓,逐步摸透無人機的飛行原理。考慮到工作實際情況,他們獨辟蹊徑,把目光投向造價低廉的多旋翼無人機。
當時,團隊實在“窮得叮當響”,要買一臺無人機都沒法立項。他們只能買一些零部件,自己焊接組裝。硬件裝好了,沒系統支撐,曾懿輝就自學VB、C語言、Java等編程語言,自己寫控制程序。等完整機器好不容易做起來,大家也不會操控,第一次飛上天就墜機了,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后來實在沒辦法就報名參加專業的無人機培訓課程。經過二十多天的學習,基本掌握無人機操作技巧。
對這支團隊來說,“墜機”“炸機”之類糟心事可沒少:“像穿著內褲下魚塘撈飛機,提著果籃向被無人機砸到屋頂的農戶道歉,現在講起來是好笑,那會兒可都是淚啊。”曾懿輝說,在各類困難的千錘百煉中,大家也養成了非一般的兄弟情。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逐步攻克無人機穩定性、避障、遙控器增程等技術難題,并做到平穩地長時間超視距飛行,團隊成員也慢慢地從一無所知的“門外漢”變為“行業先驅”。
無人機從此與輸電線路結下不解之緣。“佛電空軍”從無到有,還最終引領廣東電網乃至整個行業多旋翼無人機應用大潮,這群年輕人的學習能力和執行力值得點贊。
經過近3年的探索,這支團隊在地形地貌建模、辨識輸電設備空間位置和自主飛行定位三方面取得了厘米級誤差的突破,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無人機自主飛行精細化巡檢。如今,電纜班組結合無人機航拍的圖像和RTK定位技術的數據,已經測繪出佛山超過100公里的電纜通道高清地圖,所有數據都實現了可視化。
今年9月7日,這支無人機巡檢團隊在廣東電網機巡作業中心的技術支持下,完成220千伏都寧變電站的無人機自動駕駛智能巡檢,彌補變電站機器人巡視空間范圍受限的不足,構建起變電站立體化的機巡作業模式。至此,該團隊在全國率先實現輸電、變電、配電三大專業領域無人機自動駕駛的全覆蓋,其中輸電線路覆蓋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和10千伏四種電壓等級。
未來,智能化巡視探索將是這個團隊要努力攻克的新技術關。這意味著,一方面他們要實現在桿塔之間設立充電樁,讓無人機可以自動充電,實現持續智能巡航工作;另一方面,他們要推進研究智能識別技術在線路巡視中的應用,讓無人機自主識別輸電線路的缺陷與隱患,進一步減少機械性人工成本的投入。
兩位“大牛”授徒
休息也要聊業務
無人機巡檢其實是一步步實現“機器代人”的過程。這些電網“新生代”技術人員以鍥而不舍的鉆研和更高的創新追求,想切切實實為傳統的工種減負,提高人的勞動價值。
梁健明和曾懿輝都談到了一個觀點,就是新員工進到企業都是滿懷干事熱情的,但日復一日的重復勞動,久了會漸漸消磨掉個人意志,所以必須有能為之奮斗的寄托。
正是這樣的感同身受,才讓他們對一線班組的年輕人分外上心。如今跟著兩位“大牛”學技的“迷弟”不少,他們及時申請專利、認真做研究發表論文,整體水平不斷上升。這群理工男自嘲:“我們都是‘一根筋’,想到就要去做,認準了就一點點去探索、去試驗。”他們連吃飯的時候都拿筷子比畫、討論,寫代碼寫到深夜,休息時間還在團隊的微信群里不斷“刷屏”,在職業道路上不斷邁出新步伐。
據了解,電力系統對無人機應用的需求,催生無人機公司開辟專門的行業研發部。此前,某無人機公司曾出年薪200萬元聘請曾懿輝和團隊。他拒絕了:“我們想在最懂實際工作需求的電力一線老本行上,扎扎實實干好每件事。”
對佛山供電局的每一位“空中夢想家”而言,每一架飛行器都承載著他們的夢想。每位成員都希望用他們的睿智與才華,攻克保供電路上的重重難關,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想在電力一線 扎實干好每件事情
“我們想在最懂實際工作需求的電力一線老本行上,扎扎實實干好每件事。”
對于佛山供電局的每一位“空中夢想家”而言,每一架飛行器都承載著他們的夢想。每位成員都希望用他們的睿智與才華,攻克保供電路上的重重難關,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奮斗底色
民用無人機產業產值 2020年要達到600億元
電力巡檢無人機年市場空間約9.6億元
近年來,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迅速,在個人消費、農林植保、地理測繪、環境監測、電力巡線、影視航拍等領域應用廣泛。廣東放眼未來國內外市場、瞄準國際科技前沿,著眼和著力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應用,建成了民用無人機“高地”。
2017年12月,工信部提出無人機發展目標: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產值要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消費類無人機技術保持國際領先,行業應用類無人機技術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電力巡檢這一細分領域,如今,各地紛紛試水無人機巡檢,電力巡檢效率高且安全,市場規模十分可觀。電力巡檢無人機多為小型電力驅動無人機,壽命1~2年,年市場空間約9.6億元。
大事記:
2017年5月16日——中國民航局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要求自6月1日起,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網絡實名登記。
2017年6月——國家標準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農業部、體育總局、能源局、民航局聯合發布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7-2018年版)》。該指南指出,由于應用廣泛,體積重量及技術構型差異大,分類和分級復雜,管理法規缺失,標準體系尚未建立。
2017年7月5日——廣東省公安廳發布《關于加強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對省內“低慢小”航空器的飛行區域作出了嚴格劃分。
2017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提出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性能、加快培育優勢企業、拓展服務應用領域、建立完善標準體系、強化頻率規范使用、推進管控平臺建設、推動產品檢測認證,促進我國民用無人機制造業健康有序發展。
2018年6月1日——民航局發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實施,規范了民用無人機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準入和監管要求。這是國內首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管理辦法,對民用無人機行業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